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09:35:24
6.扩大地方立法权与设区的市地方立法 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
作为制度的竞争无非是市场参与者行动自由的总和,对竞争不被扭曲的保护仅限于对市场参与者竞争自由的保护。从经济学而言,竞争与垄断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垄断的外延极广。
从建构主义行动理论的观点看,集体意向性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经验的规范性问题,遵循理由的逻辑空间,而不是因果逻辑规则。另一种是以亚当•斯密、大卫•休谟、埃德蒙•柏克和托克维尔等人为代表的进化理性主义,承认人的理性有限性,对在人类事务中理性建构的作用心存疑虑,认为道德、语言、法律等各种实在制度并不是人们在先已预见到这些制度所可能产生的益处以后方进行建构的产物,而是以一种累积的方式进化而来。虽然反垄断存在的基础是对限制竞争的干预,但是反垄断的目的也是维护自由竞争,这就要求政府与市场之间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关系。这是因为,在古希罗及基督教的价值秩序因近代自然科学之发展而崩解之前,秩序概念——作为决断的前提——在思维流程中一直产生影响。规则固然是制度重要的一方面或组成部分,但制度应该不仅是规则要素构成的实在。
因为现实的经济不存在完善的和自由竞争的前提条件,为了维护市场的竞争性,国家通过传统私法以自由产权、契约自由等工具从正面为竞争机制的充分运行提供基础法律平台。竞争造就了更具有竞争力的合作,合作加剧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可借鉴新加坡经验,争取到2022年将办理建筑许可和纳税手续等成本降至经合组织平均水平。
尽管如此,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科技创新还没有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突出,这些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例如,参考美国减税做法,争取到2022年将企业所得税的一般税率由当前的25%降到20%、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由20%降到15%。第二,是获得电力,其便利度排名从2012年的第114位大幅提升至2018年的第14位,改善幅度达100个位次,其中2017/2018年大幅跃升了84个位次。经过16年发展,该报告从最初覆盖的5项一级指标、133个经济体逐步完善到2019年覆盖的11项一级指标⑥、190个经济体。
{21}因此,未来几年,要以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平等对待所有市场主体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水平。创新既是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促进实体经济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发挥劳动力低价格、土地和税收政策优惠等竞争优势,吸引外资工作取得了非凡成就。就国际比较看,无论是静态比较,还是动态对比,都有进一步上升和优化空间。针对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弱项和短板,可从以推行竞争中性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营商环境、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便利化营商环境。(二)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2},进一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主要是为中国经济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司法支撑和制度保障。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8.5%,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弱项类,包括跨境贸易、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等3项指标。中国在办理建筑许可证方面涉及规划国土、住建、发改、水务、环保、消防、园林绿化、人防等多个行政部门,仍面临手续多、耗时长、成本高等突出问题。⑨譬如,2018年12月30日,日本牵头完成的高标准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
⑧随着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核心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迫切要求国际经贸规则朝着更加有利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方向变革,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成为新型全球化下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的新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些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新趋势的许多要求恰恰针对着中国经济体制的短板,大多也是中国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自身要求。截至2018年,中国吸引外资流量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二,连续27年位居发展中国家第一。
例如,印度的改善程度就略快于中国,其营商环境便利度总体排名,从2013年的第134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100位和2018年的第77位,其与中国的位次差也相应从38个缩小到32个和31个。理论上,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在引致生产率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或将带来结构性失业、伦理道德风险等负面效应。在这期间,WTO规则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规则和制度基础。{18}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一)中国营商环境建设的成绩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在开设、运营、注销等过程中所处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府环境等各种外部因素和条件。如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市场竞争不够中性,市场开放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市场准入门槛还有待于进一步降低,等等。
2018年,中国征信所覆盖率指标为0,与全球25个经济体的100%相比不啻天渊。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新形势下加快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分析其时代背景和路径重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最大限度收缩行政手段,大力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实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享有同等的市场竞争,把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因此,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水平是应对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所带来新挑战的首要任务。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就是根据各经济体营商环境的便利度指标来排名的,该报告对各国吸引投资乃至经济发展均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不少国家将其纳入对外招商引资的宣传点。
(三)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便利化营商环境 如前所述,当前中国营商环境自身发展很不平衡,就世界银行营商环境便利度评估的10项一级指标来说,尚存在办理施工许可证、纳税、获得信贷三大短板。为此,《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环境营造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其中,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首要任务是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不仅如此,从单位劳动力成本(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看,中国甚至还高于美国。另一方面,进一步缩减和更具体地界定负面清单领域,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障公平准入,加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实施机制建设,不断缩减清单事项,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应对国际经贸规则新变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要求。{15}在此态势下,中国吸引外资竞争面临双重冲击:一方面,受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引资中面临美、日、德等发达经济体高技术优势的冲击。
随着传统比较优势加速弱化和入世红利逐渐消退,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对吸引外资的作用不断下降,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等新竞争优势对吸引外资的作用将日渐上升,这其中提高营商环境的便利化水平尤为重要。为此,进一步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关键是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公开透明、监管公平公正。
为此,要针对其当前存在的弱项和短板,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方式,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 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一是抓紧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在日常监管领域中全覆盖。
第三,创新监管方式,推进监管公平公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研发经费强度(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持续提高,创新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先后在2010年、2013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收稿日期:2019-08-26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对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JGB129)和中国政法大学创新科研项目我国海外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风险防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ZFG79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外不断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其营商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得到较大改善,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位次不断前移。规则体系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尽可能完整覆盖市场主体的全部生命周期,对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生产经营、退出市场等过程中的相关行为作出明确规范,清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确保规则的边界清晰、内容明确、公开透明。
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全球。第三,是办理施工许可证,其便利度排名从2012年的第181位提升至2018年的第121位,提升了60个位次,其中2017/2018年提升了51个位次。
二、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时代背景 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新形势下中国加快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基本特征是大幅消减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和产业补贴,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化营商环境,甚至美国特朗普政府主张所谓公平、对等的三零(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贸易秩序。
发表评论
留言: